【百酈灣亮點展示】技術應用篇(一)
1、環境監測系統
生態環境保護是各地政府重點關注內容。針對項目現場施工,廣聯達通過環境監測、自動噴淋、水電監測、車輛未清洗監測等方案,實現環境實時監測,通過物聯網以及云計算技術、實現了實時、遠程、自動監控顆粒物濃度以及現場數據通過網絡傳輸。揚塵監控系統在工作的時候,對于一些數值超標的數據會進行自動采集,在通過網絡將采集到的數據傳輸到服務器,實現可實時數據。通過此系統操作員可隨時查看當前工作環境,并實時監控環境的PM2.5、PM10,溫度,濕度,噪聲,風速,風向,氣壓等數據,可為操作員及時采取正確的處理措施提供了依據早預警早治理,做到綠色施工的精細化管理。
2、質量安全監測系統
對崗位層級而言,提高崗位工作效率,方便問題記錄、查詢,對常見問題及風險源提前做到心中有數。對問題流程實現自動跟蹤提醒,減少問題漏項,提高整改效率。自動輸出銷項單,整改通知單等,實現一次錄入,多項成果輸出,減少二次勞動。對管理層級而言,常見質量問題,危險源推送現場,將管理要求落實到現場,提高管理力度。管理流程實現閉環,實現管理留痕,減少問題發生頻度。所有數據自動分析沉淀為后期追責、對分包管理提供科學數據支撐。
3、移動端質量安全管理
APP移動智慧工地管理系統的誕生得益于互聯網、大數據時代背景,它基于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以及移動通訊技術的應用,是全新的現代建筑施工移動應用系統。涵蓋建設中質量、考勤、安全、人員等重要因素。提高了管理人員移動數據的實施掌握的能力,移動辦公、檢查高效快捷。
管理人員能通過手機了解施工人員信息、考勤工資發放、現場安全隱患、施工質量安全,達到遠程管控的效果。同時還可以實現各類預警提示的發送,讓企業的管理者能隨時的發現項目上發生的問題,及時的做出應對方案,提高項目管理水平。
4、安全文明管理
傳統的安全管理、危險源的判斷和防護設施的布置都需要依靠管理人員的經驗來進行,而BIM技術在安全管理方面可以發揮其獨特的作用,從現場布置優化、場容場貌、安全防護、安全措施、外腳手架、機械設備等方面建立文明管理方案指導安全文明施工。
5、現場質量管理
a、碰撞檢查,減少返工
BIM最直觀的特點在于三維可視化,利用BIM的三維技術在前期可以進行碰撞檢查。
b、模擬樣板,節材節地
基于BIM技朮的數字化虛似樣板可多視角觀察,實現技本性指導,優化施工工藝,降低施工成本,節約臨時設施場地,克服傳統施工工藝樣板區選址受限、靈話性差、經濟性不高等缺陷。
c、模擬重難點施工工藝,讓操作人員對施工流程牢固掌握。
6、腳手架外掛鋼制防護網BIM應用
鋼制防護網是近幾年建筑市場興起的一種新型產品,主要用于各種落地式腳手架、懸挑式腳手架的外防護。該產品具有防護能力強、經久耐用、外形美觀整齊、阻燃性強、安裝方便、標準化等優點,能夠取代傳統尼龍密目網。與性能相似的自動爬升架相比“性價比”高,價格低廉,操作簡單,對項目部提高安全文明施工程度和推進現代化施工新技術有很大幫助。
7、砌體工程BIM深化設計
砌體工程BIM深化設計流程圖
建筑工程施工是不可逆的,一旦做錯就得拆掉重來,不但造成資源和人力的浪費,同時還會降低施工質量。通過BIM對項目的重點或難點部分進行可建性模擬,按月、日、時進行施工安裝方案的分析優化。對于一些重要的施工環節或采用新施工工藝的關鍵部位施工指導措施進行模擬和分析,以提高計劃的可行性。
將業主方認可的施工方案,運用BIM的三維可視化的特點,向各個專業的施工班組長進行交底,能夠非常直觀地了解整個施工安裝環節的時間節點和安裝工序,并清晰把握在安裝過程中的難點和要點,施工方也可以進一步對原有安裝方案進行優化和改善,以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方案的安全性,讓施工人員在施工前對各自施工內容有了深刻印象。
8、鋼結構安裝可視化二維碼交底
運用二維碼技術進行交底,其目的是使施工人員對工程特點、技術質量要求、施工方法與措施和安全等方面有一個較詳細的了解,以便于科學地組織施工,避免技術質量等事故的發生。各項技術交底記錄也是工程技術資料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將技術交底加以文字、動畫、語音講解更加形象有效便捷的將交底內容進行傳達,使技術交底更簡潔,讓施工質量再提升。
9、基于BIM技術的樣板引路
項目堅持樣板引路,打造了高標準的工藝樣板間和施工區域實體樣板區,在工人進場前,對工人進行技術交底和崗前培訓,并為質量檢查和質量驗收提供直觀的判定尺度,做到“有樣可遵,有板可循,真實體驗,嚴格把關”,從而在源頭上抓好質量管理,提升項目管理水平。
10、機電安裝BIM應用
(1)、機電模型展示
整體機電模型
生活泵房
消防泵房
冷凍機房
(2)、機電安裝應用
2.1施工圖校核應用
通過建立BIM機電模型,檢查圖紙中存在的各種技術問題及其他問題,及時與施工單位溝通交流,在施工前解決圖紙中所有問題。
2.2材料的管控
利用BIM機電模型精確計算出給排水管道、橋架等工程量,有助于前期進行投標預算,施工前期總成本的分析,施工過程中材料成本控制。
2.3、碰撞檢查
將BIM模型導入Navisworks軟件中進行分析,使用其碰撞檢查功能將百酈灣項目機電管線進行檢查,導出碰撞點1609處,進行修改。
建立BIM機電模型后,對模型機電各個系統之間管線、各個系統管線與建筑結構碰撞,進行修改調整,直到零碰撞。
2.4、管道綜合排布
根據管道布置原則,在空間凈高允許情況下,對不同系統管道、橋架進行優化排布,減少各個專業之間協調工作時間,提高空間利用率及安裝質量,避免了返工情況。
管道布置原則
1、有壓管道讓無壓管道
2、管徑小管道讓管徑大管道
3、冷水管讓熱水管
4、可彎曲管道讓不可彎曲管道
5、排布數量少的管道讓排布數量多的管道
CAD圖紙轉化模型
綜合排布后
導入CAD圖之后管道綜合排布
2.5、凈高分析
機電模型與土建模型相結合,利用Fuzor軟件進行人物漫游及凈高分析,選取部分低區域進行凈高測量。
2.6、三維技術交底
利用優化后的BIM模型進行三維交底,可以讓現場施工人簡單易懂,可視直觀性強,避免出現返工。(第八工程公司提供)
三維視角
南立面-剖面
東立面-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