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建筑
發布時間:2020-10-31
談建筑
建工程,創精品,贏榮譽,樹豐碑,這是建筑人對祖國真誠的回報,堅定的信念。為了這份信念,他們不畏烈日嚴寒,不懼艱難險阻,舍小家,為大家,為祖國的發展建設,樹立了一座座豐碑,鑄造了一座座精品。
建筑的本質絕不僅僅是一個物理的空間,或鋼筋水泥構成的物質體,貝聿銘說:“建筑是有生命的,它雖然是凝固的,可在它上面蘊含著人文思想。”所以說每一座建筑都蘊含著無數人的思想和心血。
建筑是用石頭寫成的史書,是凝固的音樂,是用結構來表達思想的科學性的藝術。也有人說:“人的一生有兩種東西不會忘記,那就是母親的面孔和城市的面貌。”
確實,很多人只把建筑看作是人類社會物質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滿足我們人類的現實功能需求,為人類遮風擋雨,提供庇護場所。實際上,在此之外,建筑是每位建筑人心理的感受,是引起每位建筑人心靈共鳴的產物。
建筑在歷史的發展中成為了國家與社會展示力量的道具,而作為個體的人,卻從來不曾真正被關注與重視,生命的主體經常被忽視。因為建筑,尤其是紀念性公共建筑,大多是在社會物質資源和人力資源不充分的條件約束下的分配結果,這使得建筑有了象征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種文化或一個時代的意義。
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我們要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正確認識祖國的歷史和現實,增強愛國的情感和振興祖國的責任感,樹立民族自尊心與自信心;弘揚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高舉愛國主義旗幟,積極進取,自強不息,艱苦奮斗,頑強拼搏,真正把愛國之志變成報國之行。
今天為振興中華而勤奮學習,明天為創造祖國輝煌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田抒禾